(二)結構創新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往往會對現有難以有效運作的企業結構進行調整,以改善其運行效率,提高經營績效。實際上,企業的結構調整也是一種創新,企業結構創新是企業建立持久性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經濟全球一體化下,企業只有主動適應市場,才能保持長久的核心競爭力,贏得可持續競爭優勢。企業的結構創新可以從產品結構創新、經營結構創新、管理結構創新、人才結構創新等方面進行。
1.產品結構創新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立足于市場,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適時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進行產品結構創新,把發展重點放在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上。如著名的“雙星”集團以鞋、輪胎、服裝、機械、熱電為五大支柱產業,并鎖定子午線輪胎、專業鞋等高端產品,大力開展技術研發,擴大高端產品的生產規模。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大幅增加,為“雙星”集團參與市場競爭注入了新的活力。
2.經營結構創新
現代企業不僅要生產適銷對路的高端產品,而且要在經營結構方面下功夫,不斷創新其經營結構,細分細化市場,憑借技術、質量、服務、品牌優勢,運用靈活多變的經營方式,擴展國內國外市場,為企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3.管理結構創新
由于作為自變量的商業環境隨時在發生變化,因此,作為因變量的企業管理也必須適時調整。企業只有運用靈活多變的管理方式,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拓展企業外部環境的管理,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形成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良好運作環境。管理結構創新包括管理的創新、對創新活動的管理和創新型管理三種形式。管理結構創新是把創新體現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而且要求整個結構和成員都是創新型的。
4.人才結構創新
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素質和科技實力的競爭。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定性因素,更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更有必要把人才結構創新放到企業創新的重要地位,在企業內部調整人才結構,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三)組織創新
企業組織創新是企業創新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企業組織的流程、結構、內部管理制度和規范等進行的一系列重組或變革,是企業在內外部兩種環境的壓力下,以非常規發展方式所進行的模式轉換。組織創新的實質是建立一個有利于企業組織目標實現、適應環境持續變化的相對穩定的組織系統,該系統能保持效率,并能敏銳地感覺到環境的變化,不失時機地進行自我變革和調整以適應變化的環境。目前,眾多企業的通病是管理水平低、工作效率差、信息傳導慢,企業內部組織形態不科學,尤其是組織結構不合理。缺乏充滿活力的機制則是產生這一問題的癥結之一。實施組織創新不僅是深化改革的客觀要求,也是企業自我發展的必然選擇。
按照唯物辯證法的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組織創新是企業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企業組織創新是為適應外部環境變化而進行的。外部環境主要指市場,企業的一切生產活動均圍繞市場進行,市場是一個多變的因素,其發生變化,企業的組織必定要發生變化,促使企業采取相應的調整措施,革新企業組織。革新目的在于改善企業自身的融資環境,提高企業的組織效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次,從自身內部組織進行革新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基礎。內因是決定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企業必須從自身內部組織進行革新,革除對生產不利的組織要素,建立科學合理、分工協作的組織體系,提高企業生產力水平。只有創新組織體系,企業內部各層次、各部門乃至每個成員才能各負其責、各盡其能,各個部門的努力才能夠凝結成一股繩子,發揮巨大的力量。
(四)文化創新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著力實現企業文化創新,解決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是企業所面臨的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作為一種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企業文化的本質是知識管理。與科學管理理論相比,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目的是提高管理的績效。由于企業文化能夠給企業注入活力,推動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確立有特色的經營理念,弘揚能夠激發員工創造性的企業精神,樹立可贏得顧客信賴的良好形象,業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依托知識智能和科技進步進行企業文化的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的形成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的積累和社會文化影響的結果,體現著企業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在企業的生存發展中起到導向、約束、激勵、凝聚和傳播的作用。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文化創新十分關鍵,要針對知識經濟的特點和企業面臨的具體情況進行文化創新,企業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不創新就必將被淘汰。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知識經濟時代這樣呼喚創新、需要創新和激勵創新,一個缺乏創新能力的企業,將會動搖其存在的根基并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