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周濟 中國工程院院長
2014年6月3日,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發言。新一輪工業革命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這對中國的現代化是極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極大的機遇。中國有望后來居上,實現跨越發展......
人物觀點:
? ? “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程度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很大。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要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6月3日,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面向來自30多個國家的上千名工程界、產業界和政府的代表,闡釋了自己對中國工程發展現狀以及應對未來挑戰的思考。
? ? 2000年10月,中國工程院第一次舉辦國際工程科技大會。14年來,中國工程科技取得了顯著成就:載人航天、落月探測、蛟龍深潛、北斗導航、高鐵飛馳……“工程科技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促進民生改善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周濟自豪地說。
? ? “從全球范圍看,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不斷深化,將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展望未來,周濟說,“新一輪工業革命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這對中國的現代化是極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極大的機遇。一方面,發達國家已經占據優勢地位。中國如果抓不住機遇,就算實現了工業化,還是有可能進一步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另一方面,中國的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中國有望通過掌握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后來居上,實現‘四化’同步的‘并聯式’跨越發展。”
? ? “推進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是中國工程院的‘天命’,也是每個院士肩負的神圣使命。”依靠工程科技創新推動中國現代化,這是周濟一直堅持的觀點。
? ? 2000年10月,中國工程院第一次舉辦國際工程科技大會。14年來,中國工程科技取得了顯著成就:載人航天、落月探測、蛟龍深潛、北斗導航、高鐵飛馳……“工程科技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促進民生改善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周濟自豪地說。
? ? “從全球范圍看,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不斷深化,將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展望未來,周濟說,“新一輪工業革命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這對中國的現代化是極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極大的機遇。一方面,發達國家已經占據優勢地位。中國如果抓不住機遇,就算實現了工業化,還是有可能進一步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另一方面,中國的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中國有望通過掌握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后來居上,實現‘四化’同步的‘并聯式’跨越發展。”
? ? “推進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是中國工程院的‘天命’,也是每個院士肩負的神圣使命。”依靠工程科技創新推動中國現代化,這是周濟一直堅持的觀點。
責任編輯:朱振杰
上一篇:耐得住寂寞才登得上頂峰
下一篇:藥學專家--鄒節明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