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史玉升 華中科技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3D打印技術成為近期科技界被追捧的熱門技術。它在美國被奧巴馬政府寄望重塑"美國制造",在中國亦被認為是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次機遇。然而,中國目前的3D技術水平和國際最高水平相比究竟如何?對此,史玉升表示,中國3D打印技術技術水平經過20多年的堅持和創新,基本實現與國際最先進水平同步,但是在裝備可靠性、適用材料多樣性和應用領域方面仍有差距。
人物觀點:
3D打印技術最早于上世紀80年代末在美國誕生,而國內開始研究這項技術的時間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比國外晚幾年,可以說幾乎同步開始研究”。但是,國內研究團隊當年只知原理,卻從未見過樣機,其創新過程艱難而漫長。 以華中科大為例,從1991年初始進口昂貴的液體材料,到改用紙為材料并成功在1998年賣出第一臺設備,再到進一步研發出粉末材料直接做出功能硬件,直至目前裝備功能和國外處于同一個水平;從科研經費困難難以為繼,到從市場拿經費,根據市場的需求和牽引,“反過來”再開發市場需要的東西;從埋頭研制裝備到主動推廣應用,再在應用的過程中根據客戶需求改進,“一直堅持下來,堅持到現在”?!爱斎唬覀兒蛧膺€有差距?!笔酚裆潇o表示,一方面體現在裝備的可靠性上,另一方面,“國外材料的品種比我們多一點”。然而,更重要的差距則體現在應用方面。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在國外很多行業術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我國應用領域仍然集中在少數幾個行業,且“面不大”。?
責任編輯:趙棟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