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形勢異常嚴峻,前4個月甚至出現了多年罕見的進出口雙降。為深入了解一線外貿企業的生存狀況,中國工業報記者日前趕赴外貿大省浙江省開展了實地調研,通過對紡織服裝等典型和高新技術等非典型外貿企業的面對面采訪,以及對浙江全省外貿走勢的分析研判,點面結合,還原浙江省進出口的真實情況,反映外貿企業最迫切的訴求,以期為相關政府部門提供可資借鑒的政策建議。
今年5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19號文),為我國外貿穩增長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要適度松綁,不要再加緊箍咒了。”浙江省一家紡織服裝企業負責人的一席話,或許可以代表當下眾多外貿企業的心聲。
加快退稅、減少商檢、快速通關……這些都是當下浙江省外貿企業反映最多的訴求。
典型與非典型之分
根據杭州海關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浙江省進出口總值達到1688.8億美元,同比增長6%;其中出口1266.2億美元,同比增長8.2%,高于全年出口增長7.5%的預期目標。作為全國出口規模前三位的省份,浙江省上半年出口勢頭強勁,主要得益于歐美傳統市場的日漸復蘇,而機電產品和紡織服裝產品依然是帶動出口的生力軍。
從杭州市的情況來看,上半年杭州市進出口總值為322.8億美元,同比增長8.2%。其中,出口226.9億美元,同比增長11.6%,半年出口增速7年來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杭州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78.1億元,同比增長19.5%。
浙江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其出口產品幾乎全部為紡織服裝,以美國、歐洲、澳洲和日本為主要出口目標國。東方集團副總裁洪學春告訴記者,今年年初,集團外貿出口增速有所下降,但近兩個月出現好轉跡象,上半年出口總額依然同比增長4.16%。
與依賴紡織服裝等傳統優勢產品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同,主打高技術牌的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可以說是一家非典型的外貿企業。在目前外貿形勢困難的時候,該企業憑借對研發的倚重和對品牌的塑造,不僅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而且贏利水平也十分可觀。
華三通信副總裁孫明藍告訴記者,華三通信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IP技術領域的創新,并且擁有全部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今年1~7月,公司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44%,出口金額為5.3億美元。而2010年華三通信的產品出口占比還只有20%,2013年已經迅速增加到40%。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在公司5000多名員工中,研發人員占到55%,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銷售收入的15%,目前已累計申請專利超過5100件,平均每個工作日申請兩個專利,其中90%是發明專利。據介紹,華三通信如今已成為全球企業網絡市場僅次于美國思科的數據通信產品供應商,在全球市場的份額超過10%,并且出口產品的80%銷往歐美國家市場。
貿易便利化在路上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形勢嚴峻復雜,前4個月甚至出現了多年不遇的進口、出口雙降,直到6月份才艱難由負轉正。
談及當下遇到的困難和阻力,上述紡織服裝企業負責人表示,出口退稅周期較長是影響企業正常運營的一個關鍵因素。據介紹,在開具產地或貨源地證明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地域限制,企業出口退稅變慢的情況時有發生。“比如,企業申報退稅后,在向地方稅務函調時需要開具當初的繳稅證明,但如遇對方企業歇業,便無法正常退稅。”
希望縮短退稅周期的外貿企業不在少數。浙江省另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企業退稅過程中還會遇到涉及外省供貨商的情況,由于退稅時需要對方出具相關稅務證明,往往導致審批周期延長,資金周轉率降低,企業資金壓力變大。”據透露,目前不少外貿企業的退稅周期甚至長達2~3個月。
除了退稅問題,商檢也是很多外貿企業認為比較棘手的一件事情。去年,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新的列入商檢的產品范圍,出口法檢目錄達到4491種。其中,從服裝出口總額看,60%~70%的產品都在法檢目錄中。
“通常情況下,一單的商檢費用在2000~3000元之間,而有時一筆訂單的金額只有2000~3000美元,這筆支出不僅增加了企業成本,而且對客戶的供貨時間可能也無法保證。”一家針織服裝企業負責人表示,去年國家取消部分服裝產品的商檢后,相關費用和時間成本都大大降低,企業頓時感覺輕松了不少,好像擺脫了枷鎖一樣,今后更多的商檢項目還可以取消。
商務部研究院外資部主任馬宇認為,雖然國際規則沒有禁止一國政府開展出口商檢,但中國政府替代國外政府和貿易商檢驗本國出口商品的質量,明顯降低了貨物通關效率。
與傳統服裝出口企業一樣,華三通信也十分關心通關便利化。孫明藍表示,近年來國家海關開始認定外貿3A級企業,目的在于幫助有誠信的外貿企業快速通關,但是從目前的執行情況來看,3A級企業對于通關優先的感受并不是特別明顯,而這項制度設計的初衷就是有利于企業快速通關,并且建立健全企業誠信體系。
“與其他商品相比,通信產品的維保周期較長,當遇到退換貨或返修的情況,企業均被要求找到之前的出口單據作為證明,如果這一通關環節耗時太長,那么企業出口規模越大,遇到的麻煩恐怕將會越多。”孫明藍說。
此外,也有不少外貿企業紛紛反映,大型流通性企業的業務涉及成百上千個稅則號,不像生產企業那么單一,有時因為審查不嚴等客觀因素,出現錯報、漏報等情況在所難免,然而企業一旦因為一兩票稅制號出錯,被降級后不僅會增加相應成本,而且產品查驗率也將隨之增加,進而延長通關時間并帶來其他問題。
問計“松綁”企業
近年來,盡管國家和浙江省均已出臺了一系列推進貿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整體外貿環境明顯改善,但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退稅拖延、商檢繁多、通關較慢等問題,相關企業也提出了不少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其中,針對退稅周期較長的問題,有外貿企業建議,海關、稅務等不同部門之間應該加強協調,在既定流程中嚴格按規辦事,同時對外貿企業適度松綁,不再強加緊箍咒。記者了解到,目前義烏“市場采購”的貿易方式已經落地,“不征不退”的退稅方式給小微企業帶來了巨大便利。業內專家建議,迅速推進有關監管政策在浙江全省試行,海關、商檢、國稅各直屬部門的監管方式成熟一家、推廣一家,避免形成政策洼地。
為加快通關便利化,華三通信認為,對于那些擁有良好信用記錄的外貿企業,可在通關時采取抽檢的方式,從而在縮小執法彈性空間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針對企業分類管理調降等級的問題,不少外貿企業希望,結合大型流通企業業務繁雜的特點,修訂完善有關分類管理中因差錯導致企業降級的標準。實際上,為促使19號文真正落地,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已于7月25日發布了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從進一步擴大進口、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加快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等20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細則。
相關報道
浙江出臺20條外貿穩增長細則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4〕19號),推動全省外貿經濟平穩發展,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7月25日發布了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截至記者發稿時,廣東、江蘇、山東、福建、河北、海南等近20個省市均已正式出臺了國務院19號文的配套措施。
《意見》從進一步擴大進口、鞏固和擴大貨物貿易出口、加快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加快品牌建設、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積極推廣“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加快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等20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政策細則。
其中,在擴大進口上,加大對“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省級進口平臺”和“進口龍頭企業”的培育力度;積極支持資源性消費品指定口岸建設,培育有影響力的進口商品展會,擴大一般消費品進口;重視進口與產業發展相結合,鼓勵企業開展“機器換人”,促進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緊缺資源原材料進口。
在鞏固和擴大貨物貿易出口上,優化全省出口市場布局,鞏固深化歐美等傳統市場,努力開發新興國家市場,不斷拓展周邊國家市場,進一步擴大傳統優勢產品國際市場份額;調整優化支持展會目錄,加大企業參展支持力度;進一步突出機電、輕紡等重點商品的市場開拓,支持擁有知識產權、品牌、營銷網絡、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產品出口,鼓勵出口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在加快品牌建設上,完善出口品牌認定管理和培育政策,積極培育浙江出口名牌,不斷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例;加大自主品牌宣傳推廣力度,加快推進浙江出口名牌進國際名展、名店和國際機場免稅店工作,進一步加強品牌商品境外營銷網絡建設。
在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上,鼓勵具有一定規模的傳統外貿流通企業拓展服務功能,整合通關、收匯、退稅、物流、融資、保險等資源,形成輻射地域廣、服務企業多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加大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培育力度,創新通關監管模式,在報關、檢驗檢疫、退稅等環節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供便利。
為積極推廣“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支持義烏健全完善屬地綜合管理機制、市場采購商品認定體系、外貿企業誠信體系,建立和完善與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相適應的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外匯、工商等監管措施,加快推動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全面落地;支持省內有條件的地區試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進一步擴大市場采購貿易試點。
在推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上,加快杭州、寧波、金華、舟山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建設,不斷擴大跨境電子商務出口試點范圍;積極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推進跨境電商省級產業園建設,鼓勵和引導企業建立“海外倉”;推進跨境電商統計系統建設,建立重點電商企業日常聯系機制,全面掌握跨境電商出口狀況;探索與跨境電子商務相適應的通關、檢驗檢疫、外管等監管模式。
在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上,積極推進省內通關一體化建設,健全杭甬關檢協作機制,深化執法統一性建設,全面推進“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工作;加快推進口岸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浙江電子口岸和寧波電子口岸平臺功能,探索推行“單一窗口”管理服務;深化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年內關區通關作業無紙化率達到80%以上,并逐步實現全程無紙化通關;進一步擴大出口商品直通放行、出口通關單和報檢無紙化試點范圍,推進實施寧波到義烏進口轉檢制度;進一步降低出口貨物查驗率,對經營單位為AA類且申報單位為B類以上企業的進出口貨物,實施較低比例的隨機查驗;進一步整頓和規范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服務和收費,減輕外貿企業負擔。
在加快出口退稅進度上,擴大外貿企業審批權限下放試點范圍,減少退稅審批層級,縮短退稅周期;推行出口退稅疑點前置處理方式,提高出口退稅審核效率;擴大出口退稅稅庫銀聯網試點,完善出口退稅無紙化退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