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中國舉足輕重的汽車企業,世界五百強之一的北汽集團近年來不僅銷量、利潤屢創新高,也在新能源、車聯網、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廣泛布局。但就在最近的一次媒體采訪中,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的一席話,讓人們看到了這家頗具開創精神的車企,對新來者的敬畏。當被問到如何看待樂視等“攪局者”入局汽車產業,徐和誼毫不諱言:“我們應該虛心學習,拜人家為師”。
?
徐和誼認為,這些“攪局者”從競爭的角度看很可怕,但傳統汽車產業應該虛心學習,轉變觀念。“不光國內產業界這樣,國際上的巨頭都在悄悄地學”,徐和誼坦言。
?
與汽車產業130年的歷史長河相比,樂視絕對算是個“年輕人”。2014年底,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公布了樂視“SEE計劃”,即打造超級汽車以及垂直整合的互聯網智能交通生態系統和生活方式。消息一出,業界便爭論不斷。這其中,否定、鄙夷的聲音曾經占據了輿論的主流,甚至還有人干脆把樂視進軍汽車產業當成了笑話。
?
在嘲笑聲中,樂視汽車生態已持續了近兩年的高速發展。一方面,LeSEE樂視超級汽車概念車已經在北京車展成功亮相,另一方面,樂視汽車生態已經在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制造、銷售、車聯網、智能駕駛、充電策略、售后服務、汽車共享及社會化運營領域完成了全產業價值鏈的布局。這些都使那些曾經輕蔑的“悲觀主義者”噤聲,甚至一些曾經鄙薄樂視的“大腕”,也不得不將樂視當成了自己市場營銷時的“靶子”。與此同時,樂視更是吸引了眾多汽車業巨頭的關注。包括阿斯頓·馬丁、Faraday Future、博世等重量級車企及零部件供應商紛紛與樂視達成合作,這也進一步推動了樂視“SEE計劃”的不斷前行。
?
在與樂視合作的眾多車企中,北汽也是其中之一。2015年3月,樂視控股與北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北京汽車在汽車研發制造方面的經驗和能力,與樂視在互聯網技術與理念、軟硬件一體化的能力、用戶運營與價值挖掘能力相結合,共同打造全新一代互聯網智能汽車及汽車生態系統。在當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樂視車聯與北汽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首款搭載了樂視車聯網產品ecolink的電動汽車EU260樂享版。今年3月,樂視也與北汽、比亞迪和東風正式簽署了ecolink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了合作關系。
?
但很顯然,在徐和誼眼中,北汽及傳統汽車業要向樂視學習的還有更多。因為樂視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不僅是造車,更重要的是生態及背后蘊含的巨大價值。目前,樂視已經形成了包括汽車生態在內的7大子生態,每一個子生態,都是以用戶為核心的開放的閉環生態系統的具體應用,各垂直領域的子生態之間相互關聯、協同化反,不斷改變人們的互聯網生活方式,持續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
?
由此看來,唯汽車產業的視角,與樂視的生態理念并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而“生態”、“化反”這些樂視“專屬”詞匯,更是直白地道明了樂視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降維打擊”。正如著名小說《三體》中所描述的那樣,維度的坍縮一旦開始便不可停止,想要擺脫“降維”的命運,唯有在被吞噬前逃逸。徐和誼口中的“學習”,指的絕不是既有體系下的小修小補,而是一次徹底的思維變革。
?
如果我們將視野放得更遠一些,我們也能看到,更多世界級的汽車巨頭,也已經開啟了自己的轉型道路。豐田、大眾、通用、福特……這些在汽車銷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巨擘,都在思考著明天的出路,試圖向新能源、智能互聯,乃至出行服務的方向轉變。但賴以生存、盈利的傳統模式,實質上也成為了傳統車企的絆腳石。
?
有趣的是,近期傳統車企巨頭對未來的展望,也正是樂視汽車生態的從最開始就立下的致力方向。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社會化,樂視汽車生態的誕生與發展從始至終都圍繞著這四大支柱。正如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所說的——“從未來定義未來”,這樣的戰略選擇,也讓樂視汽車生態在未來產業競爭中,從一開始就站在了最有利的位置。同時,樂視的生態優勢更是傳統業界無力抗衡的。在以用戶價值為核心的今天,樂視正在帶來一場顛覆。
?
著名的互聯網預言家凱文·凱利曾斷言,對行業的顛覆絕不會來源于自身,而是來自外界,而汽車產業的顛覆者也將來自外界。樂視這樣的“攪局者”,也正在為老態龍鐘的汽車產業帶來一場革命。如今,傳統汽車人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了虛心學習。但正如庫茲韋爾定律所描繪的圖景那樣,顛覆的奇點或許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