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一條互尊互信之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一條文明互鑒之路。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之中,把廣西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這是歷史賦予廣西新的重大使命,我們義不容辭,我們將勇往直前。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共建‘一帶一路’形成重要門戶”專欄,從不同視角、以多種形式報道我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情況。敬請關注。
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發展作出最新定位后,八桂兒女群情振奮,摩拳擦掌。新一輪開放開發的大潮,正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聯動八方謀劃創新合作
今年全國兩會之后,廣西高層深謀遠慮,精心部署,密集展開周邊外交,一邊推介中國-東盟博覽會,一邊謀求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形成最佳的合作模式。
3月30日至4月1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率團訪問文萊并與文萊達成多項重要共識。“一港兩園三種養”等重點合作項目、文萊-廣西經濟走廊建設等將成為中國-東盟合作創新示范項目。
4月1日至4日,彭清華率團訪問泰國并簽署備忘錄,雙方決定成立聯合工作組并設共同主席,建立協調工作機制,以互利互惠形式有效促進廣西與泰國的務實交流與合作。
4月4日至8日,彭清華率團訪韓,希望韓方借助擔任第十二屆東博會特邀貴賓國的契機,宣傳韓國企業和產品,把廣西作為開拓東盟市場和中國西南市場的重要基地。建議雙方加強先進制造業、經貿投資、港口物流、金融、農業、人文等領域合作。
4月10日,彭清華會見埃塞俄比亞聯邦院議長卡薩,尋求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從地方層面進一步深化雙方在農業、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4月7日,自治區主席陳武會見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拿督再努丁·葉海亞,希望雙方將“兩國雙園”打造成合作的旗艦項目,進一步擴大雙方在投資、經貿、港口、海關等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推動馬來西亞駐南寧總領事館盡快開館。
廣西創新合作模式,“走出去辦展”,已成為東博會服務東盟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創新之舉。
4月1日,在曼谷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泰國展,就是東博會首次在東盟國家辦展,100多家中泰企業踴躍參展,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5月上旬,東博會又將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辦印尼展,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中國-東盟博覽會,正變身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和窗口。
開放合作新格局正打開
4月10日,廣西來賓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成為廣西第七個自治區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將與柳州、南寧、桂林一同構成西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成為廣西中部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3月16日,由自治區政府主導的中國-東盟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在北京成立,培養“東盟通”特殊人才、服務國家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又添新平臺。
2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北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繼南寧、桂林、柳州之后我區第4家國家級高新區。從此,廣西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發展跨入西部先進省區行列。
再前推1個月,國務院同意愛店公路口岸由二類口岸正式升格為一類口岸,為廣西公路口岸擴大和深化同東盟的開放合作增添了動力。
一系列新平臺的建立,使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迅速破局,并最終在創新開放合作體制機制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而此前的多年努力,廣西已為構筑“一帶一路”新門戶營造了多個合作平臺,中國-東盟博覽會、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等成就了中國-東盟政商各界對話交流的“南寧渠道”。
一大批臨港產業帶包括泛北部灣產業集群、中國-東盟海上合作試驗區、中國-東盟能源資源合作基地、中國-東盟農業合作基地等的建設,使我區面向東盟的跨國產業鏈實現了全覆蓋。
中馬欽州產業園、馬中關丹產業園、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等跨國園區建設正如火如荼。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開發開放經濟帶等正加速推進。
早已經形成的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區等北部灣保稅物流平臺,在新門戶建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據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廣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進出口261.8億元,同比增長了35.5%。
把“通”的大文章做足
2月9日,執行北部灣至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航線首航的“北部灣之星”號在北海港正式啟航,將北海至越南下龍灣的旅游合作延伸至馬來西亞關丹。
而在去年10月,欽州港開通了首條直航東盟的“中國欽州港-韓國-印尼-泰國-越南”外貿集裝箱定期班輪航線之后,北部灣港定期集裝箱班輪航線已達35條,初步形成了面向東盟的物流集散基地。
3月19日,南寧海關與西安海關在南寧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攜手推進兩地通關便利化,全力保障“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地區的通關便捷暢通。
而在去年12月,廣西已實現關檢合作“三個一”,所有口岸全覆蓋。今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口岸通關一體化改革正式落地,在全國率先啟動口岸通關“五個一體化”,推動北部灣“六市一關”,實現通關效率大提速。
過去一年來,廣西以推進“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在“通”的大文章上下足了功夫。
在互聯互通中織起了“五張網”——港口網、高速公路網、鐵路網、航空網和通信光纖網。北部灣港已聯通東盟47個港口,并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與東盟主要城市都開通了民航航線;我區鐵路與泛亞鐵路網相連;中國與越南公務車與客貨運汽車又實現了不換牌照互通直達,憑祥友誼關至河內高速公路、東興-芒街-下龍-海防高速公路等重要項目正加快推進;東興北侖河二橋亦開工建設……
作為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的南寧,目前已開通連接13個省市和廣西區內4個地市的高鐵線路,為沿線省市提供了便捷出海口。
僅去年一年,廣西在推進“縣縣通高速、市市通高鐵”中,就新增高速公路里程442公里,新增高速鐵路里程443公里,“12310”高鐵經濟圈初步形成,航空、水運建設均取得新突破。
今年,廣西將繼續以“兩路”為重點,著力打通省際通道,優化交通網絡對接高鐵格局。推進北部灣港專業化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設,推進西江黃金水道樞紐節點項目和專業化港口泊位建設。
與此同時,廣西將啟動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打造區域國際航運中心,推動以南寧為節點銜接“一帶一路”陸路南北新通道建設,打造面向東盟的重要航空中轉樞紐等,讓“一帶一路”海陸空綜合立體互聯互通大通道在廣西這個新門戶閃亮登場。